家常
词语 | 家常 |
---|---|
拼音 | jiā chá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家庭日常生活:家常话。家常便饭。拉家常。她们俩谈起家常来。解释二: (一)、平日家居。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飧饭》:“因家常炊次,三四日,輒以新炊饭一椀酘之。” 唐 王建 《宫词》之五一:“家常爱着旧衣裳,空插红梳不作妆。” 冰心 《六一姊》:“我身上穿的只是家常很素净的衣服,在红绿丛中,更显得非常的暗淡。” (二)、引申指普通的、平常的。 宋 张先 《西江月》词:“体态看来隐约,梳妆好是家常。檀槽初抱更安详,立向樽前一行。”《红楼梦》第二二回:“ 贾母 内院搭了家常小巧戏臺。” (三)、谓家庭日常生活。 《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使人远来衝热,且向窟里逐凉。卒客无卒主人,蹔坐撩治家常。” 宋 张元干 《浣溪沙》词:“棐几明窗乐未央,薰炉茗盌是家常。” 清 龚自珍 《好事近·录言》词:“细语道家常,生小不矜珠翠。”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 白玉山 回到家里, 白大嫂子 欢欢喜喜接着他。舀水他洗脸。她坐在炕桌边上,一面衲鞋底,一面唠家常。” (四)、古时僧人化缘的常用语。犹言家中常有之物,家常的茶饭。 《敦煌变文集·难陁出家缘起变文》:“ 世尊 直到 难陁 门前,道三两声家常。” 五代 齐己 《寄山中叟》诗:“青泉碧树夏风凉,紫蕨红粳午爨香。应笑晨持一盂苦,腥羶市里叫家常。”《景德传灯录·从展禅师》:“师见僧吃饭,乃托鉢曰:‘家常。’” 解释三: 家常,指家庭的起居、饮食等方面的日常生活。语出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飧饭》:“因家常炊次,三四日,辄以新炊饭一椀酘之。” 【家】字解释: 家jiā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居住:“可以家焉”。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姓。 野 家 jiɑ 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家。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 野 笔画数:10;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1353334 【常】字解释: 常cháng 长久,经久不变: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 时时,不只一次:常常。常客。时常。经常。 普通的,一般的: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笔画数:11; 部首:巾; 笔顺编号:24345251252 |
上一个:结绶
下一个:宴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