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辟
词语 | 五辟 |
---|---|
拼音 | wǔ p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五刑。(二)、五君。 (三)、五次征召。 解释二: (一)、五刑。 《汉书·霍光传》:“五辟之属,莫大不孝。” 颜师古 注:“五辟即五刑也。”《陈书·后主纪》:“元元黔庶,终罹五辟。” (二)、五君。 《文选·班固<幽通赋>》:“巽羽化于 宣 宫兮,弥五辟而成灾。” 李善 注:“五辟,谓 王后 , 元帝 也, 成帝 也, 哀帝 也, 平帝 也。” (三)、五次征召。 汉 蔡邕 《陈仲弓碑文》:“﹝ 陈寔 ﹞四为郡功曹,五辟 豫州 。” 唐 黄滔 《祭崔补阙》:“五辟三顾,悬榻开樽,不辞小国之权,益切高堂之养。” 解释三: 五辟拼音是wǔ pì,注音是ㄨˇ ㄆㄧˋ 【五】字解释: 五 中译英:five 【辟】字解释: 辟bì 君主:复辟。 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辟召。辟引。辟书。辟除(征召推举授官)。辟举。 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古同“睥”,睥睨。 辟 (①辟③闢) pì 开发建设:开辟。 驳斥,排除:辟邪。辟谣。辟蠹。 透彻:精辟。透辟。鞭辟入里。 法,刑:大辟(古代指死刑)。 笔画数:13; 部首:辛; 笔顺编号:5132514143112 |
上一个:酹金夺爵
下一个:睡眼蒙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