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膋
词语 | 血膋 |
---|---|
拼音 | xuè liáo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血和脂膏。解释二: (一)、血和脂膏。 《诗·小雅·信南山》:“执其鸞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郑玄 笺:“膋,脂膏也。血以告杀,膋以升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其夕,遂以束藳焚身。至明,唯灰烬耳,无血膋之臭。”《元史·礼乐志三》:“鑾刀屡奏,血膋载升。” 【血】字解释: ● 血xuè ㄒㄩㄝˋ◎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英文翻译 blood; 【膋】字解释: 膋liáo 肠上的脂肪;也泛指脂肪:“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笔画数:14; 部首:月; 笔顺编号:43344334452511 |
上一个:觱沸
下一个:刮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