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炰
词语 | 毛炰 |
---|---|
拼音 | máo páo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毛炮”。将整个牲畜(多为小猪)连毛投置火中去毛烤炙致熟。解释二: (一)、亦作“ 毛炮 ”。将整个牲畜(多为小猪)连毛投置火中去毛烤炙致熟。 《诗·鲁颂·閟宫》:“毛炰胾羹,籩豆大房。”《周礼·地官·封人》:“歌舞牲,及毛炮之豚。” 郑玄 注:“毛炮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以备八珍。” 段玉裁 曰:“ 郑 意:《诗》《礼》言‘毛炮’者,毛谓燎毛,炮谓裹烧。”见《说文·火部》“炮”字注。 汉 张衡 《东京赋》:“毛炰豚胉,亦有和羹。” 【毛】字解释: 毛máo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行动急躁:毛躁。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货币贬值:钱毛了。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姓。 笔画数:4; 部首:毛; 笔顺编号:3115 【炰】字解释: 炰páo 〔炰烋( 古同“炮”,把带毛的肉用泥包好放在火上烧烤。xi乷 )〕古同“咆哮”,猛兽怒吼;也形容人暴怒。 炰 fǒu 蒸煮:“炰鳖鲜鱼。” 笔画数:9; 部首:灬; 笔顺编号:355154444 |
上一个:齐断
下一个: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