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鲗瓜子 |
拼音 | zéi guā zǐ |
字数 | 3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方言。鲫鱼。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过了一会又送上一盘子馅饼,还有蘑菇、鹅蛋、鲫瓜子和麅子肉。” 石震 《踏察纪事》:“ 七虎林河 下边有个 二道亮子 ,那儿出的一色是鲤子、鲫瓜子、鳇鱼!”【鲗】字解释: 鲗 (鰂) zéi 〔乌鲗〕即“乌贼”。 (鰂) 笔画数:14; 部首:鱼; 笔顺编号:35251211253422
【瓜】字解释:
1.蔓生植物,叶子像手掌,花多是黄色;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黄瓜等。
2.这种植物的果实。
3.(Guā)姓。
瓜 [guā]
〈名〉
-
(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
同本义 。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
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诗·豳风·七月》
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诗经集注》
绵绵瓜瓞。——《诗·大雅·绵》
又如:瓜田(种瓜的田);瓜润(瓜受到灌溉后,长得更为丰美);瓜练(冬瓜的瓤);瓜瓤(瓜肉)
-
指形状如瓜的饰物、仪仗、兵器之类的器物 。
如:瓜皮帽;瓜皮船;金瓜(简称“瓜”。一种充作仪仗的武器。长柄,上端作瓜形)
-
瓜州
-
古地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
-
治所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东
-
瓜洲,镇名 。又称瓜埠洲。在江苏省邗江县南部大运河入长江处
-
通“蜗”(wō)。蜗牛
自作一瓜牛庐,净扫其中。——《三国志·魏书·管宁传》
〈动〉
-
瓜成熟
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同“斋”,斋戒)如也。——《论语·乡党》
齐侯使 连称、 管至父戍 葵丘,瓜时而往。——《左传·庄公八年》
又如:瓜期(瓜代之期。官员任满由别人接任的日期);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同“瓜期”);瓜时(指瓜熟的时候)
-
分割
于时瓜剖区宇,蜂起英豪。——唐· 白居易《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
又如:瓜剖(分割土地,同瓜分);瓜剖豆分(比喻国土被人侵占瓜分。也作“豆剖瓜分”)
【子】字解释: ● 子zǐ ㄗˇ ◎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 ◎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 姓。 同、反义词 :父 ;母;女 笔顺编号:521
|
上一个:机车脸
下一个:舅嫂
相关词语:
栅剌子鳑魮鲗闹性子印子金猫猴子逛膀子風流子邵侯瓜小片子棠朹子转腰子行行子美男子巢居子地堰子婵娟子捅楼子一蹦子无赖子十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