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子
词语 | 芦子 |
---|---|
拼音 | lú z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1).即芦人。 明 盛恩 《焦山赋》:“芦子乘槎,渔父汎船。”参见“ 芦人 ”。(2).古关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志丹县 北与 靖边县 交界处。因两崖峙立如门,形似葫芦而得名。 唐 杜甫 《塞芦子》诗:“ 延州 秦 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 芦子 。”解释二: (一)、即芦人。 明 盛恩 《焦山赋》:“芦子乘槎,渔父汎船。”参见“ 芦人 ”。 (二)、古关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志丹县 北与 靖边县 交界处。因两崖峙立如门,形似葫芦而得名。 唐 杜甫 《塞芦子》诗:“ 延州 秦 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 芦子 。” 【芦】字解释: 芦lú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 姓。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 笔画数: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4513 【子】字解释: ● 子zǐ ㄗˇ |
上一个:限流等级
下一个:若非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