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疮
词语 | 疔疮 |
---|---|
拼音 | dīng chuā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中医指发病迅速并有全身症状的小疮,坚硬而根深,形状像钉。解释二: (一)、中医指病理变化急骤并有全身症状的恶性小疮。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丁疮候》:“疔疮者,风邪毒气於肌肉所生也……初起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疔疮。”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若有此事,天不盖,地不载,害老大小疔疮。”《水浒传》第五三回:“今后但吃荤,舌头上生碗来大疔疮。”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九回:“人们看着武工队员押上汉奸们走了,都长出了一口气,好似割掉了长在身上的贴骨疔疮一样的愉快。” 【疔】字解释: 疔dīng 中医学指病理变化急骤并有全身症状的恶性小疮:疔毒。疔疮。 笔画数:7; 部首:疒; 笔顺编号:4134112 【疮】字解释: 疮(瘡) chuāng 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疮疤。疮口。冻疮。痔疮。 笔画数:9; 部首:疒; 笔顺编号:413413455 |
上一个:献身使命
下一个: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