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翰
词语 | 文翰 |
---|---|
拼音 | wén hà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文章。(二)、指公文信札。 解释二: (一)、文章;文辞。 《晋书·刘伶传》:“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 唐 韦应物 《扈亭西陂燕赏》诗:“况逢文翰侣,爱此孤舟漾。”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即烦他二人文翰,成我墓志。”《红楼梦》第七九回:“这 夏 家小姐十分俊俏,也略通文翰。” (二)、公文信札。 《晋书·温峤传》:“拜侍中,机密大谋,皆所参综,詔命文翰,亦悉豫焉。”《新唐书·薛收传》:“ 元敬 掌文翰,号称职。”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按 唐 旧説,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 (三)、鸟名。即锦鸡。 《逸周书·王会》:“ 蜀 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鸡。” 孔晁 注:“鸟有文彩者。” 【文】字解释: 文wén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掩饰:文过饰非。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姓。 白武 笔画数:4; 部首:文; 笔顺编号:4134 【翰】字解释: 翰hàn 长而坚硬的羽毛:理翩振翰。 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翰苑。翰墨(笔墨,借指诗文书画)。翰藻。 笔画数:16; 部首:羽; 笔顺编号:1225111234541541 |
上一个:鯨鱏
下一个:曝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