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芟
词语 | 夷芟 |
---|---|
拼音 | yí shā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本指以钩镰贴地割草,引申为铲除;删除。解释二: (一)、本指以钩镰贴地割草,引申为铲除;删除。 《新唐书·吴兢传》:“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皇家枝干,夷芟略尽。” 宋 欧阳修 《圣俞会饮》诗:“遗编最爱 孙武 説,往往 曹 杜 遭夷芟。” 【夷】字解释: 夷yí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diào)。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古代的锄类工具。 古同“怡”,喜悦。 古同“痍”,创伤。 姓。 险 笔画数:6; 部首:大; 笔顺编号:151534 【芟】字解释: 芟shān 割草,引申为除去:芟草。芟除(a.除草;b.删削文字)。芟夷。 笔画数: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3554 |
上一个:廛閈
下一个:印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