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分
词语 | 均分 |
---|---|
拼音 | jūn fē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平均分划;平均分配解释二: (一)、公平分配;平均分配。 《国语·周语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其餘均分公、侯、伯、子、男。” 韦昭 注:“均,平也。《周礼》:公之地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用米亦无定方,準量麴势强弱。然其米要须均分为七分:一日一酘,莫令空闕。” 孙中山 《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有主张废资本家归诸国有的,有主张均分于平民的,有主张归诸公有的,议论纷纷。” (二)、谓按等级规定分配。 《史记·礼书》:“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固者,无他故焉,明道而均分之,时使而诚爱之,则下应之如景响。”按,《荀子·议兵》均作“钧”。 (三)、谓分配俸禄为若干等分。 《管子·霸言》:“圣王卑礼以天下之贤而王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 (四)、谓尽其职分。 《墨子·非命下》:“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 解释三: 均分,指平均分划;平均分配。如:孙中山 《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有主张废资本家归诸国有的,有主张均分于平民的,有主张归诸公有的,议论纷纷。” 【均】字解释: 均jūn 平,匀,引申为调和:均衡。势均力敌。平均。 皆,都,老少均安。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均钟〕古代乐器。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笔画数:7;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3541 【分】字解释: 分fēn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辨别:区分。分析。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合总 分 fèn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合总 笔画数:4; 部首:刀; 笔顺编号:3453 |
上一个:人梯
下一个:共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