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甑
词语 | 饭甑 |
---|---|
拼音 | fàn zè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煮饭的蒸笼。甑,古代蒸食的炊器。解释二: (一)、以陶或竹、木制成用来蒸饭的器具。 宋 张师正 《倦游杂录》:“山民或以搆茅庐,或以为桥梁,为饭甑。”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江陵 号衣冠藪,人言琵琶多於饭甑,措大多於鯽鱼。” 潘漠华 《乡心》:“那边便满是破饭甑碎碗片和一堆堆的断砖残瓦。” 解释三: 饭甑,汉族民间炊具。流行于南方各地。一般是用木条箍成。用来蒸饭的甑。饭甑一般呈上大下小桶状,中间用竹篾编织的藤条捆住,两侧有耳方便端持,有盖,底部有镂空底盘让蒸汽透过。饭甑通常使用杉木制成,南方山岭遍植杉木,取材方便,而杉木纹理通直,结构均匀,早晚材界限不明显,强度相差小,不翘不裂。材质轻韧,强度适中,质量系数高。柔软的材质适合加工成型,且不会像松木等会有树脂渗出,适合作为饮食用具。 【饭】字解释: ● 饭(飯)fàn ㄈㄢˋ◎ 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饭。 ◎ 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饭。饭菜。饭馆。饭量。酒囊饭袋。 ◎ 吃饭,或给人饭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喂牲畜:饭牛。 英文翻译 cooked rice; food, meal 【甑】字解释: 甑zèng 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甑尘釜鱼。 〔甑子〕现在蒸饭用的木制桶状物,有屉而无底。 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曲颈甑。 笔画数:16; 部首:瓦; 笔顺编号:4325243125111554 |
上一个:人尖儿
下一个:方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