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理
词语 | 行理 |
---|---|
拼音 | xíng l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使人。即受命出使者。《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杜预 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韦昭 注:“行理,小行人也。”章炳麟《官制索隐》:“行人之官,某名曰使,亦或借理为之,《周语》云:‘行理以节逆之’是也。亦或借李为之,《左氏》云:‘行李之往来’是也。”参见“行李”。(二)、行道践理。《管子·正第》:“能服信政,此谓正纪。能服日新,此谓行理。”《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猴王道:‘你是行理君子,但望你指教我神仙去处。却好去拜访。’” 解释二: (一)、使人。即受命出使者。 《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 杜预 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韦昭 注:“行理,小行人也。” 章炳麟 《官制索隐》:“行人之官,某名曰使,亦或借理为之,《周语》云:‘行理以节逆之’是也。亦或借李为之,《左氏》云:‘行李之往来’是也。”参见“ 行李 ”。 (二)、行道践理。 《管子·正第》:“能服信政,此谓正纪。能服日新,此谓行理。”《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猴王道:‘你是行理君子,但望你指教我神仙去处。却好去拜访。’” 【行】字解释: 行xíng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出外时用的:行装。行箧。行李。 流通,传递:行销。风行一时。 从事:进行。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实际地做:行礼。行医。行文。 可以:不学习不行。 能干:你真行。 将要:行将毕业。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古诗的一种体裁:长歌行。 汉字字体的一种:行书。 姓。 gotraveldoall rightO.K.capablerowsoon 止言 笔画数:6; 部首:行; 笔顺编号:332112 【理】字解释: 理lǐ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古代指狱官、法官。 姓。 笔画数:11; 部首:王; 笔顺编号:11212511211 |
上一个:甖车
下一个:迎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