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书
词语 | 四子书 |
---|---|
拼音 | sì zǐ shū |
字数 | 3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经典。此四书是 孔子、曾子、子思、孟子 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清 邵懿辰《仪宋堂后记》:“明太祖 既一海内,与其佐 刘基,以‘四子书’章义试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於今。”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余撰《文勤神道碑》,即据其子 儒卿 等所撰行状,言公年十有一,‘四子书’、‘十三经’皆卒读。”亦省作“四子”。《朱子语类》卷一○五:“‘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録》,‘四子’之阶梯。”清 薛福成《选举论中》:“常科以待天下佔毕之士,试策论;论仍以‘四子’、‘五经’命题,特易其体格而已;策则参问古今事。”参见“四书”。解释二: (一)、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经典。此四书是 孔子 、 曾子 、 子思 、 孟子 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 清 邵懿辰 《仪宋堂后记》:“ 明太祖 既一海内,与其佐 刘基 ,以‘四子书’章义试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於今。”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余撰《文勤神道碑》,即据其子 儒卿 等所撰行状,言公年十有一,‘四子书’、‘十三经’皆卒读。”亦省作“ 四子 ”。《朱子语类》卷一○五:“‘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録》,‘四子’之阶梯。”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中》:“常科以待天下佔毕之士,试策论;论仍以‘四子’、‘五经’命题,特易其体格而已;策则参问古今事。”参见“ 四书 ”。 解释三: 四子书即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经典。古代汉族教学用书。此四书是 孔子 、 曾子 、 子思 、 孟子 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 清 邵懿辰 《仪宋堂后记》:“ 明太祖 既一海内,与其佐 刘基 ,以‘四子书’章义试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於今。”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余撰《文勤神道碑》,即据其子 儒卿 等所撰行状,言公年十有一,‘四子书’、‘十三经’皆卒读。”亦省作“ 四子 ”。《朱子语类》卷一○五:“‘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録》,‘四子’之阶梯。”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中》:“常科以待天下占毕之士,试策论;论仍以‘四子’、‘五经’命题,特易其体格而已;策则参问古今事。”参见“ 四书 ”。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在汉族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汉族文化精华。但《四书》中也存在着先人思想的的局限性。 【四】字解释: 四 中译英:four 【子】字解释: ● 子zǐ ㄗˇ 【书】字解释: 书(書) shū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书。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笔画数:4; 部首:乛; 笔顺编号:5524 |
上一个:惠世平
下一个:丝绸之路
相关词语:
栅剌子四幅路闹性子纸皮书印子金猫猴子逛膀子風流子钦玺书小片子棠朹子转腰子行行子美男子秘书省巢居子地堰子婵娟子捅楼子一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