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荄
词语 | 枯荄 |
---|---|
拼音 | kū gāi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干枯的草根。解释二: (一)、干枯的草根。 《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三》:“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李善 注引《方言》:“荄,根也。” 唐 崔损 《霜降赋》:“翻繽纷之槁叶,宿苍莽之枯荄。” 宋 苏舜钦 《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众香爱春发枯荄,我知惟动儿女怀。” 明 刘基 《春雨》诗之一:“春风和雨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清 宋琬 《先大夫讳日》诗:“譬彼松下草,霜落成枯荄。” 解释三: 枯荄是汉语词汇,拼音为kū gāi ,出自《文选·潘岳之三》。 【枯】字解释: 枯kū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荣 笔画数:9;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251 【荄】字解释: 荄gāi 草根。 笔画数:9;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415334 |
上一个:对数函数
下一个:廷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