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赵瑟
成语 | 秦筝赵瑟 |
---|---|
拼音 | qín zhēng zhào sè |
字数 | 4字成语 |
意思 | 解释一: 秦国 的筝和 赵国 的瑟。泛指名贵的乐器。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词》之二:“雕屏匼匝組帷舒, 秦 筝 趙 瑟挾笙竽。”【秦】字解释: 秦qín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朝(zhāo )秦暮楚。秦晋之好。秦楼楚馆(旧时指妓院)。 中国朝代名:秦代。秦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亦称“明镜高悬”)。 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Ch'in 笔画数:10; 部首:禾; 笔顺编号:1113431234 【筝】字解释: 筝zhēng 弦乐器,木制长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现为二十五根弦。 笔画数:12;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355112 【赵】字解释: 赵(趙) zhào 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乶 )赵(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姓。 笔画数:9; 部首:走; 笔顺编号:121213434 【瑟】字解释: 瑟sè 弦乐器,似琴。长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平放演奏:鼓瑟。 矜持端庄的样子。 〔瑟瑟〕a.形容轻微的声音;b.形容颤抖。 洁净鲜明的样子。 笔画数:13; 部首:王; 笔顺编号:1121112145434 |
上一个:煎膏炊骨
下一个:短斤缺两
相关词语:
大秦铁路湘灵鼓瑟赵歌燕舞楚炬秦灰百二秦关荒凉萧瑟瑟瑟发抖秦琼观阵赵公元帅谈笑却秦曳瑟知林小秦艽散秦蜀栈道相如折秦嵩云秦树秦宫块砾瑟瑟失调秦始皇陵微风瑟瑟京秦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