綮肯
词语 | 綮肯 |
---|---|
拼音 | qǐ kě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犹肯綮。筋骨结合处。比喻要害或关键。解释二: (一)、犹肯綮。筋骨结合处。比喻要害或关键。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祗忧非綮肯,未觉有膻腥。”《金史·后妃传上·景祖昭肃皇后》:“ 景祖 与客饮,后专听之。翌日,枚数其人所为,无一不中其綮肯。”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翻书房》:“其翻《西厢记》、《金瓶梅》诸书,疏櫛字句,咸中綮肯,人皆争诵焉。” 解释三: 綮肯,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二上〈内篇·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綮肯犹肯綮。筋骨结合处。比喻要害或关键。 【綮】字解释: 綮qìng 〔肯綮〕见“ 筋骨结合处;比喻事物的关键。肯”。 綮 qǐ 古同“??”,古代官吏出行用作符信的戟衣。 笔画数:14; 部首:糸; 笔顺编号:45133134554234 【肯】字解释: 肯kěn 许可,愿意:首肯(点头答应)。 骨头上附着的肉:肯綮(qīng )(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zhòng )肯(喻言论正中要害)。 笔画数:8; 部首:月; 笔顺编号:21212511 |
上一个:糖食
下一个:亲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