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陶
词语 | 釉陶 |
---|---|
拼音 | yòu táo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中国商、周时的带釉陶器。为石灰质釉,烧成温度达1180C左右,依氧化和还原程度呈浅黄绿或青绿色,是用铁作色剂的铁青釉,熔剂主要是氧化钙。河南、安徽、陕西等省的出土文物中均有类似残片。解释二: (一)、表面带釉的陶器。1929年 安阳 殷墟 曾掘得涂有薄层黄色釉的陶片,1953年在 郑州 二里岗 殷 代遗址曾发现敷釉陶器。 【釉】字解释: 釉yòu 覆盖在陶瓷、搪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釉子。釉料。釉彩。瓷釉。 笔画数:12; 部首:采; 笔顺编号:343123425121 【陶】字解释: 陶 táo ㄊㄠˊ◎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 制造陶器:陶冶。陶铸。 ◎ 喻教育、培养: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陶然。陶醉。陶陶。 ◎ 古同“淘”,洗。 ◎ 姓。 |
上一个:归径
下一个:禾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