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底
词语 | 见底 |
---|---|
拼音 | jiàn d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1).形容水流清澈。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水炤景而见底,烟寻风而无极。” 唐 白居易 《题浔阳楼》诗:“大 江 寒见底, 匡山 青倚天。”(2).比喻人胸无杂念。 唐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骨格凌秋耸,心源见底空,神清餐沆瀣,气逸饮洪濛。”(3).谓事情的结局。《宋书·始宋王休仁传》:“我去不知朝夕见底,若一旦死去作鬼,亦不取汝,取汝正足乱人耳。”解释二: (一)、形容水流清澈。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水炤景而见底,烟寻风而无极。” 唐 白居易 《题浔阳楼》诗:“大 江 寒见底, 匡山 青倚天。” (二)、比喻人胸无杂念。 唐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骨格凌秋耸,心源见底空,神清餐沆瀣,气逸饮洪濛。” (三)、谓事情的结局。 《宋书·始宋王休仁传》:“我去不知朝夕见底,若一旦死去作鬼,亦不取汝,取汝正足乱人耳。” 解释三: 见底是汉语词汇,拼音jiàn dǐ,解释为形容水流清澈、比喻人胸无杂念等。 【见】字解释: 见(見) jiàn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会晤:会见。接见。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睹 见 (見) xiàn 古同“现”,出现,显露。 古同“现”,现存。 睹 笔画数:4; 部首:见; 笔顺编号:2535 【底】字解释: 底dǐ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何,什么:底事伤感。 古同“抵”,达到。 顶 底 同“的3”③。 顶 笔画数:8; 部首:广; 笔顺编号:41335154 |
上一个:帚星
下一个: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