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牏
词语 | 厕牏 |
---|---|
拼音 | cè yú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便器。解释二: (一)、便器。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石建 ﹞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厕,行清;窬,行中受粪者也。东南人谓凿木空中如曹谓之窬。”按,《汉书·万石君传》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注,两“窬”字均作“牏”。 明 归有光 《陶节妇传》:“已而姑病痢,六十餘日,昼夜不去侧。时尚秋暑,秽不可闻,常取中裙厕牏自浣洒之。” 清 钱谦益 《永丰程翁七十寿序》:“考其家教,不过使其子孙驯行孝谨,澣厕牏、数马足而已。”一说厕牏指旁室门墙边的水沟。参阅 清 王先谦 《汉书补注·万石君传》。 解释三: 厕牏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衬衫,或便器。 【厕】字解释: ● 厕(厠)cè ㄘㄜˋ◎ 参与,混杂在里面:厕身(谦辞,指参与某一部门工作)。杂厕(混杂)。 ◎ 大小便处:厕所。 ◎ 古同“侧”,旁边。 【牏】字解释: 牏yú 筑墙时用于两端的短板。 木制的水槽:“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洒。” 古通“窬”,门旁的小洞。 笔画数:13; 部首:片; 笔顺编号:3215341251122 |
上一个:捋须
下一个:韩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