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斥
词语 | 疏斥 |
---|---|
拼音 | shū ch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亦作“疎斥”。疏远排斥。《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明帝 时,众役并兴,戚属疏斥。”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夫 灌夫 之灭族, 陈遵 之遇害, 季布 之疏斥, 子建 之免退, 徐邈 之禁言,皆是物也。”《新唐书·柳冕传》:“自以久疏斥,又性躁狷,不能无恨。” 明 陆采 《怀香记·受诏安边》:“阳为尊崇之名,阴寓疎斥之计。”《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彼耽於声色,将怠弃政事,疎斥忠良。”解释二: (一)、亦作“疎斥”。疏远排斥。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明帝 时,众役并兴,戚属疏斥。”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夫 灌夫 之灭族, 陈遵 之遇害, 季布 之疏斥, 子建 之免退, 徐邈 之禁言,皆是物也。”《新唐书·柳冕传》:“自以久疏斥,又性躁狷,不能无恨。” 明 陆采 《怀香记·受诏安边》:“阳为尊崇之名,阴寓疎斥之计。”《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彼耽於声色,将怠弃政事,疎斥忠良。” 解释三: 疏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ū chì ,是指疏远排斥。也作“疎斥”。 【疏】字解释: 疏shū 去掉阻塞使通畅: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 分散:疏散。仗义疏财。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不亲密,关系远的:亲疏。疏远。 不细密,忽略:疏忽。 空虚:志大才疏。 不熟悉:生疏。 粗劣:疏食。疏粝。 古同“蔬”,蔬菜。 分条说明的文字: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 姓。 亲密 笔画数:12; 部首:疋; 笔顺编号:521214154325 【斥】字解释: 斥chì 责备:斥责。怒斥。驳斥。训斥。 指,指出:斥谬(指出错误)。 使退去,使离开:斥退。 开拓:开地斥境。 多,广:充斥。 侦察,伺望:斥候(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 盐碱地:斥卤。 古同“尺”,尺蠖。 笔画数:5; 部首:斤; 笔顺编号:33124 |
上一个:辽鹤
下一个:跃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