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语
词语 | 畲语 |
---|---|
拼音 | shē yǔ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指畲族所使用的语言。解释二: 畲语,是指畲族所使用的语言。汉族人一般称之为“畲民语”或“畲客语”;在畲族内部则称之为“山哈话[san xaʔ ua]”,意为“山客话”)。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未定。畲族有70.96万多人(1990年),分布在中国的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区,基本上都会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有广东博罗、河源、惠东等5个县10多个山村里的畲族,约1000多人,自称“活聂”,他们在本民族的交往中使用原有的语言。 【畲】字解释: 畲shē 〔畲族〕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浙江省。 笔画数:12; 部首:田; 笔顺编号:341123425121 【语】字解释: 语(語) yǔ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说:细语。低语。 Punjabi 语 (語) yù 告诉:不以语人。 Punjabi 笔画数:9;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1251251 |
上一个:讨破
下一个:悔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