鞮靺
词语 | 鞮靺 |
---|---|
拼音 | dī mò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代少数民族的乐舞。解释二: (一)、古代少数民族的乐舞。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骠国乐》:“史馆书为朝贡传,太常编入鞮靺科。” 解释三: dī mò ㄉㄧ ㄇㄛˋ鞮靺 古代少数民族的乐舞。 唐 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骠国乐》:“史馆书为朝贡传,太常编入鞮靺科谓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十六院》:“ 炀帝 十六院,皆自制名,择宫中佳丽厚有容色美人实之。”《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五月,筑西苑,周二百里……缘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堂殿楼观,穷极华丽。” 【鞮】字解释: 鞮dī 用兽皮制的鞋:“一春当费鞮二緉。” 〔鞮鞻( 古代释译官:“光景所照,鞮象必通。”l巙 )氏〕中国周代乐官名,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 笔画数:18; 部首:革; 笔顺编号:122125112251112134 【靺】字解释: 靺mò 〔靺鞨〕中国古代东北方的民族。 笔画数:14; 部首:革; 笔顺编号:12212511211234 |
上一个:随手
下一个:弘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