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辞
词语 | 脩辞 |
---|---|
拼音 | xiū cí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本谓整顿文教,后多指撰文。解释二: (一)、《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本谓整顿文教,后多指撰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毖祀钦明,祝史惟谈。立诚在肃,脩辞必甘。” 清 宋大樽 《茗香诗论》:“诗以寄兴也。有意为诗,復有意为他人之诗,脩辞不立其诚,未或闻之前训矣。”参见“ 脩辞立诚 ”。 解释三: 脩辞是汉语词汇,读音是xiū cí,意思是整顿文教,后多指撰文。 【脩】字解释: 脩xiū 同“修”。 干肉:“凡肉脩之颁赐,皆掌之。” 旧时指教学的酬金:束脩。脩金。 干枯。 笔画数:10; 部首:月; 笔顺编号:3223542511 【辞】字解释: 辞(辭)cí ㄘˊ◎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 解雇:辞退。 ◎ 同“词”。 ◎ 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 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 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上一个:投资公司
下一个:彩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