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乎而 |
拼音 | hū ér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赞叹。《诗·齐风·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2).“乎”和“而”是文言中常用的虚词,因借以指文言。《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劝酬兼尔汝,讲论杂乎而。”杂乎而,谓口语夹杂文言。解释二: (一)、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赞叹。 《诗·齐风·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二)、“乎”和“而”是文言中常用的虚词,因借以指文言。 《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劝酬兼尔汝,讲论杂乎而。”杂乎而,谓口语夹杂文言。 【乎】字解释: 乎 hū ◎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乎(吗)? ◎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呀)! ◎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乎。无须乎。异乎寻常。 ◎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乎。郁郁乎。 ◎ 古同“呼”,呜呼。 笔画数:5; 部首:丿; 笔顺编号:34312
【而】字解释: 而 ér ◎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 ◎ 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表(从……到……):从上而下。 笔画数:6; 部首:而; 笔顺编号:132522
|
上一个:妒意
下一个:尽管
相关词语:
乱乎出乎而乃反而若而不而蛾而旋而于乎睋而假而乎哉在乎芒乎始而庶乎忽而而外颀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