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莫舞
词语 | 公莫舞 |
---|---|
拼音 | gōng mò wǔ |
字数 | 3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舞名。即后世之巾舞。解释二: (一)、古舞名。即后世之巾舞。 《宋书·乐志一》:“又云 晋 初有杯槃舞、公莫舞……公莫舞,今之巾舞也。”《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巾舞歌》:“《唐书·乐志》曰:‘《公莫舞》, 晋 、 宋 谓之《巾舞》。其説云: 汉高祖 与 项籍 会 鸿门 , 项庄 舞剑,将杀 高祖 , 项伯 亦舞,以袖隔之,且语 庄 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 汉王 也。 汉 人德之,故舞用巾以像 项伯 衣袖之遗式。’《宋书·乐志》曰:‘按《琴操》有《公莫渡河》,然则其声所从来已久。俗云 项伯 ,非也。’《古今乐録》曰:‘《巾舞》,古有歌辞,讹异不可解。 江 左以来,有歌无辞。 沉约 疑是《公无渡河曲》。今三调中自有《公无渡河》,其声哀切,故入瑟调,不容以瑟调离於舞曲。惟《公无渡河》,古有歌有弦,无舞也。’” 唐 李贺 《公莫舞歌》序:“公莫舞歌者, 项伯 翼蔽 刘沛公 也。” 【公】字解释: 公gōng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雄性的:公母。公畜。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姓。 母私婆 笔画数:4; 部首:八; 笔顺编号:3454 【莫】字解释: 莫mò 不要:莫哭。 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 古同“漠”,广大。 姓。 don'tnono onenothing 莫 mù 古同“暮”。 don'tnono onenothing 笔画数:10;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2511134 【舞】字解释: 舞wǔ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笔画数:14; 部首:夕; 笔顺编号:31122221354152 |
上一个:小话儿
下一个:寅人
相关词语:
狝猴舞庾公尘文公红山公醉干戚舞芭蕾舞刘琨舞跳脚舞无是公斗牛舞亡是公公约数老公庄莫愁湖檀公肉长须公公因子南公鼎吨公里公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