崒兀
词语 | 崒兀 |
---|---|
拼音 | zú wū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险峻貌;高耸貌。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羣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解释二: (一)、险峻貌;高耸貌。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羣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解释三: 柳湖书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滨湖而居,拥有可停放百余辆车的超大停车场,二十余全私密性中餐贵宾厅房,近百间各式中西格调各异的客房;设施齐全的康体水疗设施,音乐喷泉等人文景观,让您尽享舒逸久远与古典韵味的完美结合。 【崒】字解释: 崒zú 山峰高耸险峻:“崒岩断岸。” 山顶。 突兀。又指高超,出类拔萃。 崒 cuì 古通“萃”。聚集。 笔画数:11; 部首:山; 笔顺编号:25241343412 【兀】字解释: 兀wù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兀鹫。“蜀山兀,阿房出。” 高高地突起:兀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兀。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兀那。兀的(dū)(a.这,这个;b.怎么,怎的;c.突然)。 笔画数:3; 部首:儿; 笔顺编号:135 |
上一个:微弱
下一个:鹤翔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