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
词语 | 发起 |
---|---|
拼音 | fā q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倡议(做某件事情):发起人。他们发起组织一个读书会。(二)、发动(战役、进攻等):发起冲锋。发起反攻。 解释二: (一)、生长;产生;发生。 《淮南子·缪称训》:“父之於子也,能发起之,不能使无忧寻。” 汉 王充 《论衡·感类》:“阴阳不和,灾变发起。”《后汉书·杨震传》:“臣伏念方今灾害发起,弥弥滋甚。”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二十五》:“我一直从前曾见 严又陵 在一本什么书上发过议论……现在到了 北京 ,这情形还未改变,我也时时发起这样的忧虑。” (二)、开启;启发。 《淮南子·要略》:“执中含和,德形於内,以莙凝天地,发起阴阳。”《吕氏春秋·恃君》“所以激君人者之行” 汉 高诱 注:“激,发也。所以发起君人之行。”《晋书·段灼传》:“辞义实浅,不足採纳。然臣私心,诚谓有可发起觉悟遗忘。”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好事者纪其姓名,自 神龙 以来迄於兹日,名曰《进士登科记》,亦所以昭示前良,发起后进也。” (三)、揭发。 《汉书·张敞传》:“ 敞 以耳目发起贼主名区处,诛其渠帅。”《汉书·朱博传》:“ 禁 晨夜发起部中盗贼及它伏姦,有功效。”《后汉书·酷吏传·王吉》:“晓达政事,能断察疑狱,发起姦伏,多出众议。” (四)、剖析;剖白。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 管蔡 虽怀忠抱诚,要为罪诛。罪诛已显,不得復理。内心幽伏,罪恶遂章。幽章之路大殊,故令奕世未蒙发起耳。” (五)、阐发;发挥。 《南齐书·周颙传》:“此甘与肥,皆无明之报聚也。何至復引此滋腴,自污肠胃。丈人得此有素,聊復寸言发起耳。” 明 李贽 《复麻城人书》:“漫书到此,似太无谓,然亦因公言发起耳,非为公也。” (六)、启动。 《隋书·礼仪志三》:“将帅先教士目,使习见旌旗指麾之踪,发起之意,旗卧则跪。” (七)、倡议做某件事情;组织起。 《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预备下粥儿不吃,平白新生发起,要饼和汤。” 周恩来 《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第一是 中国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问题。这种统一战线的发起远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 沙汀 《困兽记》一:“这是个星期日, 章桐 的友好们为他发起了一场洗尘的筵宴。” 郑振铎 《<许地山选集>序》:“他于一九二○年和我们一同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开始写起短篇小说来。” (八)、发动,使开始。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二章:“这一切都说明了全团正在秘密地对敌人准备发起一次突然的袭击。” 任斌武 《无声的浩歌》:“ 范熊熊 无法再忍受了,她准备豁出一切,向这种腐朽的邪恶风气,向浸染党的肌体的毒菌发起冲刺,作不妥协的斗争。” 解释三: 发起是一个词语,第一个意思是指倡议做某件事情,第二个意思是发动,第三个意思是提出。 【发】字解释: ● 发(發)fā ㄈㄚˉ 【起】字解释: 起qǐ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领取(凭证):起护照。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长出:起痱子。 拟定:起草。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xīng )起。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止伏落 笔画数:10; 部首:走; 笔顺编号:1212134515 |
上一个:丰柯
下一个: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