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火
词语 | 生火 |
---|---|
拼音 | shēng huǒ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把柴、煤等燃起来:生火做饭。生火取暖。解释二: (一)、产生焦躁的情绪。 《庄子·外物》:“利害相摩,生火甚多。” 成玄英 疏:“缨缠於利害之间,内心恒热,故生火多矣。” (二)、产生火气、热气。 《淮南子·天文训》:“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宋史·范纯礼传》:“草湿则生火,何足怪!” 元 杨维桢 《饮马图》诗:“佛郎新来双象龙,鼻端生火耳生风。” (三)、取火;使柴、炭等燃烧起来。 宋 陆游 《幽居遣怀》诗之三:“呼童不应自生火,待饭未来还读书。”《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那火链片代‘金燧’用,取灯儿代‘木燧’用,为生火用的。” 杨朔 《征尘》:“一会儿就生火啦。你先烤烤火,暖和暖和。” (四)、指锅炉工。 《花城》1981年第6期:“在这前,我是挖泥船上的生火,他是拖轮上的水手。” 解释三: 词语·生火【拼音】:shēng huǒ【注音】:ㄕㄥ ㄏㄨㄛˇ主要方式有藤条取火、摩擦起火、放大镜取火等。 【生】字解释: ● 生shēng ㄕㄥˉ
【火】字解释: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速。十万~急。 3. 指枪炮弹药等:~药。~炮。 4. 发怒,怒气:~暴。~性。 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毒~攻心。 6. 形容红色的:~红。~腿。 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 姓。 |
上一个:策名
下一个:斩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