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徒
词语 | 僧徒 |
---|---|
拼音 | sēng tú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和尚的总称。解释二: (一)、僧人,僧众。 《魏书·释老志》:“ 太祖 闻其名,詔以礼徵赴京师,后以为道人统,綰摄僧徒。”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皆言 澄观 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姚刑部 曰:‘ 唐 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録。 宋 世儒者弟子,盖过而效之。’” 解释三: 僧徒 sēngtú[monk] 僧侣、和尚的通称僧人,僧众。《魏书·释老志》:“ 太祖 闻其名,诏以礼徵赴京师,后以为道人统,绾摄僧徒。”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皆言 澄观 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胡蕴玉 《序》:“ 姚刑部 曰:‘ 唐 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录。 宋 世儒者弟子,盖过而效之。’” 【僧】字解释: 僧sēng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僧侣。僧尼。僧人。僧众。僧俗。高僧。 尼俗 笔画数:14;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432524312511 【徒】字解释: 徒tú 步行:徒步。徒涉。 空:徒手。 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 只;仅仅:家徒四壁。 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 人(多指坏人):匪徒。暴徒。赌徒。叛徒。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徒刑。 师 笔画数:10; 部首:彳; 笔顺编号:3321212134 |
上一个:翻白眼
下一个:剖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