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戚
词语 | 戚戚 |
---|---|
拼音 | qī qī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相亲的样子。(二)、低语声。 (三)、忧惧;忧伤的样子。 (四)、心动的样子。 解释二: (一)、相亲貌。 《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毛 传:“戚戚,内相亲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退省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南史·谢弘微传》:“ 混 诗所言:‘昔为 乌衣 游,戚戚皆亲姓。’” (二)、忧惧貌;忧伤貌。 《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长戚戚,多忧惧。”《汉书·韦玄成传》:“今我度兹,戚戚其惧。”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不戚戚於贫贱,不汲汲於富贵。” 宋 李清照 《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 鲁迅 《三闲集·通信》:“虽然明知道这是浅薄的人道主义,不时髦已经有两三年了,但因为小资产阶级根性未除,于心总是戚戚。” (三)、心动貌。 《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赵岐 注:“戚戚然,心有动也。”《老残游记》第二回:“ 梦湘 先生论得透闢极了,於我心有戚戚焉。” (四)、低语声。 吴组缃 《山洪》六:“别人的戚戚低语,反而静下来了。” (五)、急促貌。 《汉书·李寻传》:“治国故不可以戚戚,欲速则不达。” 唐 孟郊 《弦歌行》:“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褌行戚戚。” 解释三: 戚戚(qīqī),基本含义为相亲的样子、忧伤的相貌等,形容急促的样子。 【戚】字解释: 戚qī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外戚。戚族。戚友。 忧愁,悲哀:戚然。凄戚。哀戚。休戚。 古代兵器,像斧。 姓。 休 笔画数:11; 部首:戈; 笔顺编号:13211234534 |
上一个:转登
下一个:虚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