怄气
词语 | 怄气 |
---|---|
拼音 | òu q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闹别扭,生闷气:不要怄气。怄了一肚子气。解释二: (一)、闹情绪,生气。 《红楼梦》第二六回:“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慪气,也觉没趣。”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没想到把我分到后方,我就怄气,觉得上级瞧不起我。” 解释三: 怄气指生闷气,心怀不满。《现代汉语词典》只“怄”下立有“怄气”及“使怄气”二义,并将“呕”作“怄”的异体。新5版则只用“怄”。其排除“殴”的使用无疑是对的,因“殴”,音ōu,本义为击打,属音近借用。但确定用“怄”、“呕”,实亦未当。“怄”虽从“心”,字形似与气恼有关,但其义实际是“吝惜”,且于韵书中亦只“ōu”一个音。“呕”音ōu,本指小孩不会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音ǒu,则是“吐”的意思,于韵书亦未见“òu”音。所以无论是“怄”还是“呕”,都是与“òu气”的“òu”音不合、义不连的借用字。 【怄】字解释: 怄(慪) òu 故意惹人恼怒,或使人发笑,逗弄:你别怄人了。怄气(闹别扭,生闷气)。 笔画数:7; 部首:忄; 笔顺编号:4421345 【气】字解释: 气(氣) qì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 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 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 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 欺压:受气。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 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笔画数:4; 部首:气; 笔顺编号:3115 |
上一个:农币
下一个: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