徧举
词语 | 徧举 |
---|---|
拼音 | biàn jǔ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全面概括;全部列举。(二)、谓部分地概括、列举。 解释二: (一)、全面概括;全部列举。 《荀子·正名》:“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徧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 汉 班固 《西都赋》:“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举也。”《新唐书·百官志一》:“其名类繁多,莫能徧举。” (二)、谓部分地概括、列举。 《荀子·正名》:“有时而欲徧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 俞樾 《诸子平议·荀子三》:“疑此‘徧’字乃‘偏’字之误。上云‘徧举之’,乃普徧之义,故曰‘大共名也’;此云‘偏举之’,乃一偏之义,故曰‘大别名也’。” 【徧】字解释: 徧biàn 同“遍”。 笔画数:12; 部首:彳; 笔顺编号:332451325122 【举】字解释: 举(舉) jǔ 向上抬,向上托: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动作行为:举止。轻而易举。 发起,兴办:举义。举办。创举。 提出:举要。举例。 推选,推荐:推举。荐举。 全:举国。举世。举家。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举。举人。一举成名。 攻克:“一战而举鄢、郢”。 笔画数:9; 部首:丶; 笔顺编号:443134112 |
上一个:新緑
下一个:词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