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束
词语 | 绳束 |
---|---|
拼音 | shéng shù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约束;束缚。解释二: (一)、约束;束缚。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 祉 儒者,不知变,绳束顿严,诸军忿怨。”《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寄华 发出规条,吩咐多要遵绳束,如不服者,定加鞭笞。”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盖《近谿语録》须领悟者乃能观於言语之外,不然,未免反加绳束。” 解释三: 绳束【拼音】:shéng shù 【注音】:ㄕㄥˊ ㄕㄨˋ 【解释】:约束;束缚。 【出处】: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 祉 儒者,不知变,绳束顿严,诸军忿怨。”《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寄华 发出规条,吩咐多要遵绳束,如不服者,定加鞭笞。” 【示例】: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盖《近溪语录》须领悟者乃能观於言语之外,不然,未免反加绳束。” 【绳】字解释: 绳(繩) shéng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 继续:“绳其祖武”(继承祖先)。 赞誉:“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姓。 笔画数:11;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25125115 【束】字解释: 束 shù ㄕㄨˋ◎ 捆住,系:束缚。束装(整理行装)。束发(fà)。束之高阁。束手无策。 ◎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束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 ◎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束。电子束。 ◎ 控制,限制:束身。无拘无束。 ◎ 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 ◎ 姓。 |
上一个:不动佛
下一个: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