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相
词语 | 梵相 |
---|---|
拼音 | fàn xiāng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1).佛菩萨等清净庄严之相。《全唐诗》卷八五一载 吴越 僧《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之四:“罗汉攀枝呈梵相,巖僧倚树现真形。”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天下寺立观音像,盖本於 唐文宗 好嗜蛤蜊。一日,御饌中有擘不开者,帝以为异。因焚香祝之,乃开。即见菩萨形,梵相具足。” 元 吴莱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诗之三:“天香固遥闻,梵相俄一瞥。”(2).泛指佛像。 元 柳贯 《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诗:“庭光古佛出梵相,满月在水莲生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精塑佛像》:“﹝ 刘元 ﹞又从 阿尼哥 国公学西天梵相,神思妙合,遂为絶艺。”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中供大佛三座。旁列梵相,或衣云衲,倚竹杖,横梵书贝帙;或抱膝耸肩,状若鬼王。”解释二: (一)、佛菩萨等清净庄严之相。 《全唐诗》卷八五一载 吴越 僧《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之四:“罗汉攀枝呈梵相,巖僧倚树现真形。”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天下寺立观音像,盖本於 唐文宗 好嗜蛤蜊。一日,御饌中有擘不开者,帝以为异。因焚香祝之,乃开。即见菩萨形,梵相具足。” 元 吴莱 《夕泛海东寻梅岑山观音大士洞》诗之三:“天香固遥闻,梵相俄一瞥。” (二)、泛指佛像。 元 柳贯 《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诗:“庭光古佛出梵相,满月在水莲生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精塑佛像》:“﹝ 刘元 ﹞又从 阿尼哥 国公学西天梵相,神思妙合,遂为絶艺。”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中供大佛三座。旁列梵相,或衣云衲,倚竹杖,横梵书贝帙;或抱膝耸肩,状若鬼王。” 【梵】字解释: 梵fàn 关于古代印度的:梵语(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梵文(印度古代的文字)。 笔画数:11;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34354 【相】字解释: 相xiāng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 姓。 相 xiàng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姓。 笔画数:9; 部首:目; 笔顺编号:123425111 |
上一个:儆戒
下一个: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