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逃
词语 | 避逃 |
---|---|
拼音 | bì táo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逃避。解释二: (一)、逃避。 《墨子·天志上》:“若处家得罪於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汉书·张良传》:“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元 姚燧 《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故平章 赵璧 ,驛至 彰德 ,恐公避逃。”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 席氏 家破身刑,沉寃莫愬,穷詰连引,亲朋避逃。” 解释三: 避逃,名词,汉语词汇。拼音:bì táo释义:意为逃避。 【避】字解释: 避bì 躲,设法躲开:避雨。避暑。避世。避讳。回避。避重就轻。避世绝俗。 防止: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针。 躲就 笔画数:16; 部首:辶; 笔顺编号:5132514143112454 【逃】字解释: 逃táo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逃跑。逃敌。逃匿。逃遁。逃逸。 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逃避。逃难(nàn )。逃汇。逃税。逃世(避世)。 遁追 笔画数:9; 部首:辶; 笔顺编号:341534454 |
上一个:百炼铅
下一个: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