錞于
词语 | 錞于 |
---|---|
拼音 | chún yú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代一种铜制乐器。解释二: (一)、古代乐器。青铜制。形如筒,上圆下虚,顶有纽可悬挂,以物击之而鸣。多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盛行于 东周 和 汉 代。 《国语·晋语五》:“战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 韦昭 注:“錞于,形如碓头,与鼓角相和。”《周书·斛斯徵传》:“又乐有錞于者,近代絶无此器,或有自 蜀 得之,皆莫之识。 徵 见之曰:‘此錞于也。’众弗之信。 徵 遂依 干寳 《周礼注》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振,众乃嘆服。” 清 赵翼 《观西洋乐器》诗:“錞于丁且寧,磬折柎復击。” 【錞】字解释: 錞chún 古代一种铜制的军乐器,形如圆筒,上大下小,顶上多作虎形钮,可悬挂,常与鼓配合:“以金錞和鼓。” 靠近。 笔画数:16; 部首:釒; 笔顺编号:3411243141251521 【于】字解释: 于yú ◎ 介词(a.在,如“生~北京”;b.到,如“荣誉归~老师”;c.对,如“勤~学习”;d.向,如“出~自愿”;e.给,如“问道~盲”;f.自,从,如“取之~民”;g.表比较,如“重~泰山”;h.表被动,如“限~水平”)。 ◎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 姓。 |
上一个:负坚执鋭
下一个:混合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