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燧
词语 | 举燧 |
---|---|
拼音 | jǔ su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1).燃起火把。《文选·张衡<西京赋>》:“升觴举燧,既釂鸣鐘。” 薛综 注:“燧,火也。谓行酒举烽火以告众也。”《后汉书·班固传上》:“割鲜野食,举燧命爵。”按,《文选·班固<西都赋>》作“举烽”。(2).燃起告警烽烟。《宋史·种世衡传》:“有急,则举燧介马以待。”解释二: (一)、燃起火把。 《文选·张衡<西京赋>》:“升觴举燧,既釂鸣鐘。” 薛综 注:“燧,火也。谓行酒举烽火以告众也。”《后汉书·班固传上》:“割鲜野食,举燧命爵。”按,《文选·班固<西都赋>》作“举烽”。 (二)、燃起告警烽烟。 《宋史·种世衡传》:“有急,则举燧介马以待。” 解释三: 举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ǔ suì ,是指燃起火把;燃起告警烽烟。 【举】字解释: 举(舉) jǔ 向上抬,向上托: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动作行为:举止。轻而易举。 发起,兴办:举义。举办。创举。 提出:举要。举例。 推选,推荐:推举。荐举。 全:举国。举世。举家。 古代指科举取士:科举。举人。一举成名。 攻克:“一战而举鄢、郢”。 笔画数:9; 部首:丶; 笔顺编号:443134112 【燧】字解释: 燧suì 上古取火的器具:燧石。燧人氏(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 古代告警的烽火:烽燧。 笔画数:16; 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431353334454 |
上一个:边漕
下一个:三种思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