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夷
词语 | 南夷 |
---|---|
拼音 | nán yí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指 屈原流放所经之地,当时这些地方的人多未开化,所以称为南夷。解释二: (一)、旧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又指南方边远地区。 《诗·鲁颂·閟宫》:“ 淮 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南夷之君,西僰之长。” 唐 韩愈 《进学解》:“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明 方孝孺 《题赐王训导诗后》:“﹝ 王公 ﹞奉詔修 元 史,文辞为文官最;及使南夷,一死为羣臣最。” 解释三: 南夷,拼音ㄣㄢˊ ㄧˊ,意思是屈原流放所经之地。 【南】字解释: 南nán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姓。 北 南 nā 〔南无( 北mì)〕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北 笔画数:9; 部首:十; 笔顺编号:122543112 【夷】字解释: 夷yí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diào)。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古代的锄类工具。 古同“怡”,喜悦。 古同“痍”,创伤。 姓。 险 笔画数:6; 部首:大; 笔顺编号:151534 |
上一个:瑰杰
下一个:湍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