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子
词语 | 筏子 |
---|---|
拼音 | fá zǐ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水上交通工具。用竹或木编排而成,或用牛羊皮等制囊而成解释二: (一)、即筏。 《元朝秘史》卷三:“咱每可用猪鬃草拴做筏子,径直渡过 勒豁河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 萧云仙 见无船隻可渡,忙叫五百人旋即斫伐林竹,编成筏子,顷刻办就,一齐渡过河来。” 碧野 《静静的河湾》:“只有每当明亮的月夜, 天山 伐木的战士驾着筏子……才打破这静静的河湾。” (二)、比喻可供利用的工具。 《红楼梦》第六十回:“如今 三姑娘 正要拿人作筏子呢。”《红楼梦》第九一回:“你这箇丫头,就不是箇好货!想来你心里看上了,却拿我作筏子,是不是呢?” 【筏】字解释: 筏fá 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竹筏。皮筏。 笔画数:12;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321534 【子】字解释: ● 子zǐ ㄗˇ |
上一个:站线
下一个: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