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民
词语 | 吏民 |
---|---|
拼音 | lì mí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官吏与庶民。解释二: (一)、官吏与庶民。 《墨子·号令》:“敌人卒而至,严令吏民,无敢讙嚣。”《汉书·武帝纪》:“其令州县,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 清 汪懋麟 《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 解释三: 【词目】吏民【读音】lì mín 【释义】官吏与庶民。【出处】《墨子·号令》:“敌人卒而至,严令吏民,无敢讙嚣。”《汉书·武帝纪》:“其令州县,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夫畏垒之庚桑,里人耳。桐乡之朱邑,邑吏民耳。” 【示例】清·汪懋麟《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 【吏】字解释: 吏lì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笔画数:6; 部首:口; 笔顺编号:125134 【民】字解释: 民mín ㄇㄧㄣˊ◎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 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 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 同“苠”。 反义词:官 笔顺编号:51515 |
上一个:调御
下一个:沙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