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辞
词语 | 讼辞 |
---|---|
拼音 | sòng cí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诉状,状词。《旧唐书·王求礼传》:“ 钦望 作色拒之,乃奏曰:‘ 秦 汉 皆有税算以赡军, 求礼 不识大体,妄有讼辞。’”《新唐书·太宗纪》:“敕中书令、侍中朝堂受讼辞,有陈事者悉上封。”解释二: (一)、诉状,状词。 《旧唐书·王求礼传》:“ 钦望 作色拒之,乃奏曰:‘ 秦 汉 皆有税算以赡军, 求礼 不识大体,妄有讼辞。’”《新唐书·太宗纪》:“敕中书令、侍中朝堂受讼辞,有陈事者悉上封。” 解释三: 吴园,女,1950年10月生,江苏仪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讼】字解释: 讼(訟) sòng 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讼事。讼案。讼词。 争辨是非:争讼。聚讼纷纭。 自责:自讼。 古同“颂”,颂扬。 笔画数:6;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3454 【辞】字解释: 辞(辭)cí ㄘˊ◎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 解雇:辞退。 ◎ 同“词”。 ◎ 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 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 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上一个:设施
下一个:白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