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斧
词语 | 玉斧 |
---|---|
拼音 | yù fǔ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一)、以玉饰柄的斧子。亦作为斧的美称。《南史·陈纪上·武帝》:“公夙驾兼道,衣製杖戎,玉斧将挥,金鉦且戒,祅酋震慴,遽请灰钉。”《礼记·明堂位》“冕而舞《大武》”唐 孔颖达 疏:“王者袞冕,执赤盾玉斧而舞 武王 伐 紂 之乐也。”宋 曾觌《壶中天慢》词:“何劳玉斧,金甌千古无缺。”元 赵孟頫《宫中口号》:“一时侍卫回身立,天步将临玉斧来。”清 钱谦益《清明日陪祀定陵恭述》诗之一:“纱灯玉斧儼垂旒,慟哭珠襦閟一丘。”霅中人《<中西纪事>后序》:“画玉斧而不渝,巩金甌於无缺。”(二)、仙斧,神斧。宋 杨万里《九月十五夜月二绝句》之一:“吴刚 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宋 辛弃疾《满江红·题冷泉亭》词:“谁信天峯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参见“玉斧修月”。 (三)、喻媒人。明 杨珽《龙膏记·买卜》:“是结婚姻玉液琼飴,成好事玉斧灵丝。”《群音类选·溉园记·中秋烧香》:“怎能得玉斧伐为柯,怎能得簫凤共鸣和。”参见“冰斧”。 (四)、人名。传说为仙人 许翽 的小字。南朝 梁 陶弘景《真诰》卷二十:“﹝ 许穆 ﹞小男名 翽 字 道翔,小名 玉斧。”唐 韦应物《萼绿华歌》:“世淫浊兮不可降,胡不来兮 玉斧 家。”宋 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至今 许玉斧,犹事 蕚緑华。” 解释二: (一)、以玉饰柄的斧子。亦作为斧的美称。 《南史·陈纪上·武帝》:“公夙驾兼道,衣製杖戎,玉斧将挥,金鉦且戒,祅酋震慴,遽请灰钉。”《礼记·明堂位》“冕而舞《大武》” 唐 孔颖达 疏:“王者袞冕,执赤盾玉斧而舞 武王 伐 紂 之乐也。” 宋 曾觌 《壶中天慢》词:“何劳玉斧,金甌千古无缺。” 元 赵孟頫 《宫中口号》:“一时侍卫回身立,天步将临玉斧来。” 清 钱谦益 《清明日陪祀定陵恭述》诗之一:“纱灯玉斧儼垂旒,慟哭珠襦閟一丘。” 霅中人 《<中西纪事>后序》:“画玉斧而不渝,巩金甌於无缺。” (二)、仙斧,神斧。 宋 杨万里 《九月十五夜月二绝句》之一:“ 吴刚 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谁信天峯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参见“ 玉斧修月 ”。 (三)、喻媒人。 明 杨珽 《龙膏记·买卜》:“是结婚姻玉液琼飴,成好事玉斧灵丝。”《群音类选·溉园记·中秋烧香》:“怎能得玉斧伐为柯,怎能得簫凤共鸣和。”参见“ 冰斧 ”。 (四)、人名。传说为仙人 许翽 的小字。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二十:“﹝ 许穆 ﹞小男名 翽 字 道翔 ,小名 玉斧 。”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世淫浊兮不可降,胡不来兮 玉斧 家。” 宋 苏轼 《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至今 许玉斧 ,犹事 蕚緑华 。” 【玉】字解释: 玉yù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姓。 笔画数:5; 部首:玉; 笔顺编号:11214 【斧】字解释: 斧fǔ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斧子。斧头。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用斧砍:斧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斧藻(雕饰、修饰)。 笔画数:8; 部首:斤; 笔顺编号:34343312 |
上一个:缀疣
下一个:霜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