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子
词语 | 绷子 |
---|---|
拼音 | bēng zi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刺绣时绷紧布帛的用具。解释二: (一)、束负小儿的宽布带。 唐 张谔 《三日岐王宅》诗:“玉女贵妃生,嫛婗始发声。金盆浴未了,綳子绣初成。” (二)、刺绣时用来绷紧布帛的用具,大件用长方形的木框子,小件用竹圈。 沙汀 《困兽记》二八:“她的女工原是很出色的,那些久已搁置不问的绣花绷子,以及编针,重又把她吸引住了。”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当她优雅而又迅速地绣完最后一针时……她把绷子翻过来给大家看。” 【绷】字解释: 绷(綳)bēng ㄅㄥˉ◎ 张紧,拉紧:绷紧。小褂紧绷在身上。 ◎ 当中用藤皮、棕绳等物绷紧的竹木框:床绷。棕绷。绣绷。绷子。 ◎ 一种缝纫方法,粗粗缝上或用针别上:绷被头。 ◎ 束,包扎:绷带。 ◎ (物体)猛然弹起:绷簧。绷弓子。 ◎ 勉强支持:绷场面。 ◎ 方言,骗财物:坑绷拐骗。 绷(綳)běng ㄅㄥˇ ◎ 板着,强忍着:绷劲。绷着脸。 绷(綳)bèng ㄅㄥˋ ◎ 裂开:绷瓷儿。 ◎ 方言,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有“很”的意思:绷硬。绷亮。 【子】字解释: ● 子zǐ ㄗˇ |
上一个:南中夷
下一个:是搭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