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讽谏
词语 | 魏徵讽谏 |
---|---|
拼音 | wèi zhǐ fěng jiàn |
字数 | 4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魏徵 唐初重臣。【魏】字解释: 魏wèi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 姓。 笔画数:17; 部首:鬼; 笔顺编号:31234531325113554 【徵】字解释: 徵zhǐ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5”。 徵 zhēng 见“征”③徵⑦。 笔画数:15; 部首:彳; 笔顺编号:332252111213134 【讽】字解释: 讽(諷) fěng 不看着书本念,背书:讽诵(抑扬顿挫地诵读)。讽咏。 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讽刺。讽谏(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讽喻(一种修辞手法,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讽一劝百。 笔画数:6;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3534 【谏】字解释: 谏(諫) jiàn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 笔画数:11;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125431234 |
上一个:俊音
下一个:邵语语法
相关词语:
魏武游侠选妓徵歌魏国山川谏行言听旁徵博引遂事不谏史蝤尸谏纳谏赐金明嘲暗讽韩魏相攻魏勃扫门隐隐讽讽魏晋玄学谏伐匈奴优孟马谏诚悬笔谏听谏散鸟魏武同时尺帛之谏魏韩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