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尔
词语 | 云尔 |
---|---|
拼音 | yún ěr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语气助词,表限制,如此罢了,如此而已。解释二: (一)、亦作“ 云耳 ”。用于语尾,表示如此而已。 《论语·述而》:“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穀梁传·隐公元年》:“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 (二)、表示限止的语气,相当于“而已”。 《孟子·滕文公下》:“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望之,欲以为君。”《孟子·离娄下》:“薄乎云尔,恶得无罪?” 明 李贽 《复刘肖川书》:“ 弱侯 是天上人,家事萧条如洗,全不掛意,只知读书云耳。” (三)、常用于句子或文章的末尾,表示结束。 《孟子·公孙丑下》:“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 赵岐 注:“云尔,絶语之辞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序》:“既不知其名字远近,故假为之号曰 冥漠君 云尔。” 唐 李翱 《寄从弟正辞书》:“吾故书其所怀以张汝,且以乐言吾道云耳。” (四)、如此说。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足下又云:‘ 汉 与功臣不薄。’子为 汉 臣,安得不云尔乎!” 晋 葛洪 《神仙传·陈安世》:“二人曰:‘前者云在,旋言不在,何也?’答曰:‘大家君教我云耳。’” 宋 范成大 《晓发纪事》诗:“我岂知天道, 吴 农谚云尔。” 清 唐甄 《潜书·独乐》:“子未识隐者之情,是以云尔也。” 【云】字解释: 云(③④雲) yún 说话,引文: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指中国“云南省”: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云烟(云南省出产的香烟)。 笔画数:4; 部首:二; 笔顺编号:1154 【尔】字解释: ● 尔(爾) ěr ㄦˇ ◎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 如此:偶~。不过~~。 ◎ 那,其(指时间):~时。~后。 ◎ 而已,罢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 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轻易地)。 |
上一个:叮囑
下一个:调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