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判
词语 | 运判 |
---|---|
拼音 | yùn pàn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代官名。宋 代始于转运使、发运使下设判官,职位略低于副使,称转运判官、发运判官,简称“运判”。宋 高承《事物纪原·节钺帅漕·运判》:“开宝 五年八月九日,以 潘美尹 崇珂 并兼领 岭 南转运使,以转运使 王明 为副使,许允言 为判官,则转运之有判,自此其始也。太平兴国 三年四月十日,置诸道转运判官。”宋 王安石《与马运判书》:“运判阁下:比奉书,即蒙宠答,以感以怍。”《清会典事例·户部·盐法》:“至 甘肃、四川、云南、贵州 等省未设运使……其运同、运判、提举等官,均有催徵钱粮之责。”解释二: (一)、古代官名。 宋 代始于转运使、发运使下设判官,职位略低于副使,称转运判官、发运判官,简称“运判”。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节钺帅漕·运判》:“ 开宝 五年八月九日,以 潘美尹 崇珂 并兼领 岭 南转运使,以转运使 王明 为副使, 许允言 为判官,则转运之有判,自此其始也。 太平兴国 三年四月十日,置诸道转运判官。” 宋 王安石 《与马运判书》:“运判阁下:比奉书,即蒙宠答,以感以怍。”《清会典事例·户部·盐法》:“至 甘肃 、 四川 、 云南 、 贵州 等省未设运使……其运同、运判、提举等官,均有催徵钱粮之责。” 解释三: yùn pànㄧㄨㄣˋ ㄆㄢˋ运判(运判)古代官名。 宋 代始于转运使、发运使下设判官,职位略低于副使,称转运判官、发运判官,简称“运判”。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节钺帅漕·运判》:“ 开宝 五年八月九日,以 潘美尹 崇珂 并兼领 岭 南转运使,以转运使 王明 为副使, 许允言 为判官,则转运之有判,自此其始也。太平兴国三年四月十日,置诸道转运判官。” 宋 王安石 《与马运判书》:“运判阁下:比奉书,即蒙宠答,以感以怍。”《清会典事例·户部·盐法》:“至 甘肃 、 四川 、 云南 、 贵州 等省未设运使……其运同、运判、提举等官,均有催徵钱粮之责。” 【运】字解释: ● 运(運)yùn ㄩㄣˋ◎ 循序移动:运行。运动。运转(zhuàn )。 ◎ 搬送:运输。运载。运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运力。运销。空运。海运。 ◎ 使用:运用。运算。运笔。运筹(制定策略)。 ◎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运气。命运。幸运。国运。 ◎ 南北距离:广运百里。 ◎ 姓。 【判】字解释: 判pàn 区别,分辨,断定:判明。判辨。判据。判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判断。 分开,截然不同:判然。判若两人。判若鸿沟。 评定:裁判。谈判。判卷子。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判词。判决。判案。 古代官名:通判。判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笔画数:7; 部首:刂; 笔顺编号:4311322 |
上一个:室舍
下一个: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