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节
词语 | 警节 |
---|---|
拼音 | jǐng jié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代帝王出行时,仪仗队振动符节。警,通“惊”。解释二: (一)、古代帝王出行时,仪仗队振动符节。警,通“ 惊 ”。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徐鑾警节,明鐘畅音。” 刘良 注:“马徐行以警动其节,知君之行止也。” 解释三: 警节,读作jǐng jié,汉语词语,是指古代帝王出行时,仪仗队振动符节。 【警】字解释: 警jǐng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警卫。警世。警告。警戒。警备。警惕。警省(x媙g )(警惕醒悟)。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警号。警报。警钟。 感觉敏锐,见解独到:警句。警觉(ju?)。机警。 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警察。警士。 笔画数:19; 部首:言; 笔顺编号:1223525131344111251 【节】字解释: 节(節) jié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礼度:礼节。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姓。 节 (節) jiē ㄐㄧㄝˉ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 (節)骨”读轻声)。 笔画数:5;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52 |
上一个:醉朦腾
下一个:绵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