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诲
词语 | 纳诲 |
---|---|
拼音 | nà huì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进献善言。解释二: (一)、进献善言。 《书·说命上》:“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孔 传:“言当纳諫诲直辞,以辅我德。” 蔡沉 集传:“朝夕纳诲者,无时不进善言也。”《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必有三老五更,以崇至敬,乞言纳诲,著在惇史。” 唐 元稹 《萧俛等加勋制》:“王功曰勋,兹用报汝,尚克纳诲,毋忘协心。”《明史·张居正传》:“先生有师保之责,与诸臣异。其为我朝夕纳诲,以辅台德,用终先帝凭几之谊。” 解释三: 纳诲,汉语词汇,意思是进献善言,出自《书·说命上》。 【纳】字解释: 纳(納) nà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享受:纳福。纳凉。 缴付:纳税。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姓。 缴出吐 笔画数:7;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2534 【诲】字解释: 诲(誨) huì 教导,明示:教诲。诲人不倦。 笔画数:9;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3155414 |
上一个:轻徒
下一个:苗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