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镬
词语 | 汤镬 |
---|---|
拼音 | tāng huò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投入滚开的水中煮死。汤:滚水。镬(huò):古代的大锅。解释二: (一)、煮着滚水的大锅。古代常作刑具,用来烹煮罪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鑊。”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夫有道者视爵位如汤鑊,见印綬如縗絰。”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臣不避汤鑊之罪,以螻蚁之命,轻触宸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阴律不孝罪至重,毋自蹈冥司汤鑊也。” (二)、比喻痛苦的处境。 清 周亮工 《与张瑶星书》:“弟之在汤鑊中者十閲月矣。” 【汤】字解释: 汤(湯) tāng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sh卬 )汤。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 姓。 汤 (湯) shāng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湯) 笔画数:6;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533 【镬】字解释: 镬(鑊) huò 锅:镬盖。 古代的大锅:鼎镬(常作为烹人的刑具)。镬亨(“亨”,同“烹”)。汤镬(古代酷刑,把人投入盛着沸水的锅中煮死)。 笔画数:18;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1223241112154 |
上一个:僧讲
下一个:倒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