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石
词语 | 蜀石 |
---|---|
拼音 | shǔ shí |
字数 | 2字词语 |
意思 | 解释一: 产于 蜀 地的次于玉的石。解释二: (一)、产于 蜀 地的次于玉的石。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蜀 石黄碝,水玉磊砢。”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 蜀 石,石次玉者也。” 宋 高似孙 《纬略·蜀石》:“有人遗余玉笔格一枚,状如浆水玛瑙而非玉也。因扣之,谓玉出 嘉陵 。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曰‘ 蜀 石黄碝’, 张揖 曰:‘ 蜀 石,次玉者也。’ 嘉陵 之玉,盖出於此。” 【蜀】字解释: 蜀shǔ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蜀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蜀客(旅游蜀地的人)。蜀椒。蜀绣(四川出产的刺绣)。蜀锦。得陇望蜀。 中国朝代名:蜀汉。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笔画数:13;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22135251214 【石】字解释: 石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石 dàn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笔画数:5; 部首:石; 笔顺编号:13251 |
上一个:凑浅
下一个:错口